郭雅志:推动民族乐器走向世界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年前的春节,一则唢呐与乐队在纽约世贸中心演奏《百鸟朝凤》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郭雅志吹的唢呐,悦耳动听、惟妙惟肖,犹如近百只欢快的鸟儿在眼前飞舞,引起众多网友的
三年前的春节,一则唢呐与乐队在纽约世贸中心演奏《百鸟朝凤》的视频在互联网上流传,郭雅志吹的唢呐,悦耳动听、惟妙惟肖,犹如近百只欢快的鸟儿在眼前飞舞,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今年春节前夕,在纽约林肯中心即将上演的由美国巴德音乐学院美中音乐研习院主办的第三届“春之声”中国新年音乐会上,郭雅志将携《百鸟朝凤》和《黄河纤夫》两首唢呐和管子代表作献给观众。
博采众长形成新时代风格
《百鸟朝凤》是最为人熟知的唢呐名曲之一,据郭雅志介绍,此曲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河南等地流行的《抬花轿》,以此旋律加上各种动物的叫声演变而成,“百鸟朝凤”是后来才有的名字。其最知名的当属唢呐大师任同祥的版本,1953年,任同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会演上凭借此曲脱颖而出,再经历为适应舞台表演而不断精简提炼的过程,形成了固定版本并发扬光大。
今天,虽然各地版本的《百鸟朝凤》因风格差异略有出入,但最经典的仍是任同祥前辈留下的版本。上世纪80年代末,郭雅志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曾专程到上海,跟随任同祥老师直接学习此曲,得其真传。他也将此继续教授给更年轻的学生,并在数不清的表演实践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
除了任同祥,他还师从于陈家齐、胡海泉、王高林、刘炳臣、宋立春、胡志厚、尹二文等唢呐、管子名家。他跑到山东、河南、河北、东北、安徽、山西等地,将各家各派的唢呐一一学到手,仅外形不同的唢呐就有十几种。“就像各地的方言都不一样,还有戏曲,都是有区别的。唢呐也是如此,东北的唢呐和潮州的唢呐会味道完全不一样,就像北方人听南方人说话,听不懂了。”
不同于老一辈的唢呐名家只专注于某一地域的派别,郭雅志所代表的新一代唢呐演奏者接受过音乐学院的系统训练,他会在图书馆听各种唱片,有机会去农村学习,博采众长,形成了新时代的风格。
对吹管乐器兴趣强烈
很多人都知道,学唢呐可不容易,郭雅志在精通唢呐之余,还将各地不同的管子演奏风格加入其中。大众对 “管子”这件乐器恐怕陌生。“管”在中国历史悠久,《诗经》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说文解字》有“管如箎,六孔”。郭雅志介绍,“管子有很多不同种类,如山西管子、河北管子、广东喉管,以及朝鲜族的筚篥、新疆的管子等。”
管子协奏曲《黄河纤夫》是十几年前才有的作品,为上海作曲家周成龙老师所作,当时上海民族乐团的管子演奏家韩雷进行了首演,随后郭雅志在香港多次演奏并推广此曲。巧的是,他与香港管弦乐团合作的一场音乐会中也曾分别演奏了唢呐名曲《百鸟朝凤》和管子协奏曲《黄河纤夫》,时隔多年又将与巴德当代乐团在纽约表演这两首曲子,令他十分期待。
继唢呐、管子之后,郭雅志还学会了箫、埙、笛子、巴乌、葫芦丝等各种乐器,中国民族管乐器他基本都会。圆号、萨克斯等西洋管乐器对他而言也不在话下,他在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爵士乐时主修的就是萨克斯。他与香港中乐团曾合作过一场音乐会叫做《郭雅志的吹管世界》,展示了他多面的才能,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勇于去更大的世界闯一闯
1990年,郭雅志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一待就是近十年。这期间他发明了唢呐活芯,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发明让唢呐就像钢琴上的白键加上了黑键,可以吹奏出十二音律了。他还到过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表演,拿过国际大奖,每年央视春晚的唢呐音乐都由郭雅志来演奏。
正如他精通了一件乐器又会继续学习更多,郭雅志说自己“坐不住”,似乎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想突破自己,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1999年,郭雅志受聘成为香港中乐团的唢呐首席。在香港时,他得以与世界各国的音乐家合作,还对唢呐这种特别“乡土”的乐器进行了许多城市化的尝试,演奏浪漫的情歌、流行歌曲,让香港人对唢呐的印象大为改观,发现原来唢呐也可以很秀气、很优雅,他也因此在香港收到了很多学生。
做了12年的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后,也许是因为爵士乐与民乐的共通之处深深吸引着他,郭雅志突然决定去美国闯一闯。2012年,他前往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爵士乐。自此,他感觉自己的路子又宽了,可以与爵士音乐家进行即兴的表演,好像将老祖宗那儿失传的民乐即兴表演的本领用另一种方式学到了。近些年在美国,他进行了许多融合爵士、世界音乐的尝试,经常将唢呐等民族管乐与爵士乐队合作,在中国旋律的基础上作即兴演奏,同时借鉴了爵士乐的节奏。
文章来源:《世界民族》 网址: http://www.sjmzzz.cn/zonghexinwen/2022/0125/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