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 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一生一
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
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一生一共完成了至少170个项目的设计和50个总体规划的设计,所获奖项不计其数,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获奖后他拿出1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资助中国学生来美留学的奖学金,鼓励中国学生学成之后回国效劳,1994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200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9年美国百人会终身成就奖等等。
想必大家已经知道这位是谁了,今天黄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来和大家聊聊世界著名的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1935年(18岁),贝聿铭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1940年毕业。1946年(29岁),贝聿铭取得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1979年(62岁),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落成,这座黑白分明的现代化建筑,通过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造型独特简洁,反差分明,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这一建筑被认为是“一曲灯光和大理石、色彩和玻璃、绘画和雕塑的建筑交响乐”,成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他的建筑作品遍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
而最开始,贝聿铭的建筑师之路是不被家人看好的。
当年幼小的他望着正在兴建的上海国际饭店,问父亲“中国的大房子,为什么要外国人来修建?”及至长成,贝聿铭也逐渐明白,父亲当年的语塞,是对贫穷落后时局的一种无奈:那时的中国,不缺建筑学的丰厚积淀,缺的,是能让它在当下熠熠生辉的人才。
1935年,中学毕业的贝聿铭“违抗父命”,放弃了家人培养他成为金融家的规划,怀揣着建筑师的梦想,踏上一艘前往美国的邮轮,前往麻省理工攻读建筑系。
身在异国,孤身求学,支撑他挑灯夜读的,是拳拳报国的信念。
在给父亲的家书里,他的爱国之心弥散在字里行间:“我是来学习的,之后可以报效国家。我这一代的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爱国心,我想使中国变得富强,并为此出一份力。”
贝聿铭始终坚持现代主义风格,信奉“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在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他的建筑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
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在美国一战成名,也为他在国际建筑界赢得了广泛声誉。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并授予他美国建筑学院的金质奖章。但这位学校里走出的建筑师在设计理念上开始发生了转变:“我将不再属于任何流派,因为任何流派都是有限制的。世界各地的气候、历史、人文和生活各不相同,而这些因素应该是建筑表现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与日后那个被各国政要和商界大拿所争相聘请的大咖不同,贝聿铭出道时,几乎是在以一己之力来对抗整个行业与公众认知上的偏见。
有人说,贝聿铭的设计理念就如同他“异乡人”的身份一样特立独行。曾和他一样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的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经常举办烧烤聚会,会邀请一大批建筑行业名流,却唯独缺少贝聿铭。面对记者提问,约翰逊很无奈:不是我和老贝关系不好,是他不愿意来啊!他始终向往着那片在他内心生根的土地。
待到中美关系破冰,思乡心切的贝聿铭终于回到祖国。曾经,18岁的少年带着童年的疑问、乘船漂洋过海欲求学报国。归来之时,他已57岁,离家已有39年。
在晚年,贝聿铭将自己毕生所学,都倾注在了中国建筑设计之中。而他毕生所学的集大成之作,又莫过于他留给故乡人民的那座美轮美奂的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曾说,苏州博物馆是他的“小女儿”,更是他人生的自传。虽然在苏州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贝聿铭认定自己是苏州人。他说:“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给我一次机会去了解我的老家”。设计中,贝聿铭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
文章来源:《世界民族》 网址: http://www.sjmzzz.cn/zonghexinwen/2021/1102/874.html